共青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委员会

发布者:tuan发布时间:2013-03-11作者:浏览次数:303

 

武商院团字〔20133

 

 

 

 

共青团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委员会

2013年工作要点

2013年,我校共青团工作总的指导思想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夯实基础、创新载体、转变观念、拓展领域,服务大局,服务青年,凝聚青年,引领青年,推进青年素质全面提升,做好学生分类引导、青年志愿者服务、共青团自身建设三个体系,为学校实现科学发展新跨越贡献青春和力量。

2013年,团委的主要工作目标是:

1.广泛开展“青春与十八大同行”、“三观三热爱”主题教育活动。

2.积极筹备召开团学代表大会。

3.继续推进学生“知行行动”和“致远讲坛”。

4.举办好校园技能节、新枫读书节、社团文化节、集体舞大赛等品牌活动;开展“走进活力团支部”等主题团日活动;实施“校园文体活动自助平台”项目招标。

5.举办第24期团干培训班,指导开展二级团校培训;定期发布共青团工作指导书;定期召开校级学生组织主席团联席会议。

6.举办PHOTO SHOP、新媒体运用等培训班,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完善共青团宣传平台的建设。

7.继续做好学生社会实践工作,推进志愿服务日常化、专业化,通过实践育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

8.探索活动载体的有效形式,争取上级团组织的资源配置,推动学生参与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等高水平竞赛的积极性。

9.完成好上级团组织和学校交办的其他工作。

根据上述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今年的工作措施如下:

(一)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夯实思想引领培育工作

1.提升主题教育活动的实效性。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以学雷锋日、“五·四”、“一二·九”等节点为契机,依托团属宣传阵地,结合青年特点,在全校广泛开展“青春与十八大同行”、“三观”(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三热爱”(永远热爱我们伟大的祖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等主题鲜明、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系列教育活动。坚持用历史的变化、现实的成就、国际的比较进行教育,切实增强广大青年实现民族复兴“中国梦”的历史使命感和奋斗精神。引导广大青年感知、认同、践行“敢为人先、追求卓越”的武汉精神,自觉把个人追求融入国家和城市的共同追求之中。依托特研会,提高青年学生的理论素养,使青年科学、辩证地认识国情世情,成为维护校园稳定,促进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

2.推动我校青年分类引导工作。针对青年学生特点,从分类引导青年学生的教育效果着手,采用当面启发、媒体传导、实践感悟、团体辩论、人群影响等学生喜闻乐见、容易引起思想共鸣的活动形式进行思想引导。开展“寻访学长足迹,记录成长故事”、“青春思辩会”等主题团日活动,在青年典型、青年教师与同学面对面的思想沟通和交流中,解除对一些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思想困惑,在观点的碰撞中磨砺思想的锋芒;利用校园传统媒体和手机、互联网等新媒体渠道,积极开展作品征集、话题探讨、节日祝福、人物推选等新媒体专题活动,在校园中营造积极向上的信息氛围和媒体环境;继续组织参观走访、社会调查、志愿服务、“三下乡”等实践活动,进一步推动团的重点工作形成社会功能,有效激励和动员青年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倡导社会新风、建设美丽家园等方面作贡献。继续办好“青春的航标”年度评选表彰活动,让承载先进思想的特定个人对朋辈学生施加影响,用贴近生活的实例激发同学们的责任感、进取心和创造力。

3.充分利用“致远讲坛”文化资源。借助“致远讲坛”的平台,力争邀请更高层次的专家、知名学者、文化大师、企业精英和杰出青年等社会人士走进校园,开展人文经典、历史文化、社交礼仪、就业指导、创业技巧、社会热点问题及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等讲座。利用“我与名家面对面”、“校外优秀典型与我共话”等形式,让学生领略到文化的魅力和著名专家的风采,使同学们在活动参与中思想感情得到熏陶、道德境界得到升华。

(二)以提升青年学生素质为核心,构建多样化校园文化建设

4.创新校园文体活动运作体系。以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为主导,以培养学生的策划组织能力为目标,实施“校园文体活动自助平台”项目招标制度,推进校园文化多元化、广泛化建设。校团委对活动项目实行目标管理,采用项目化运作模式,篮(足、排)球赛、啦啦操比赛、“商院好声音”等积极健康向上、受到学生喜爱的校园文体活动进行立项, 着力激发基层团组织活力,充分发挥各学生社团、学生会的主体能动性和积极创造性,打造更多校园文化精品。

5.推进校园社团文化培育举办好新枫读书节、集体舞大赛等品牌活动的同时,充分发挥学生社团的作用,开社团文化节,充分展现丰富多彩的“社团文化”,将其培育成校园文化的增长点。组织社团文化展演活动,使优秀作品深入大学生,发挥社团在教育引导青年中的积极作用。加强对学生文娱社团的建设和支持,把德育、美育渗透到社团文化活动之中,使同学们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

6.强化学生文明养成教育。继续深入推进学生“知行行动”方案,依托学生自律委员会组织,持续开展“五个文明”(文明课堂、文明寝室、文明食堂、文明校园、文明网络)教育活动,探索推进“五个一”项目(一个团队:文明礼仪宣讲团;一份规范:《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文明礼仪规范》;一份倡议:《武汉商业服务学院文明行为倡议书》;一个公约:《武汉商业服务学院学生文明公约》;一部微电影:《文明校园,有你有我》),进一步细化规范,使学生在学习、生活中,规范自己言行,养成良好习惯,做好学生“文明之星”评选,展示青年学生的良好风貌,进一步推进和谐校园氛围的形成。

7.促进优良学风建设。依托校学生会,继续大力推行学生“知行行动”的“三早两晚”、“走进图书馆”等活动,充分体现各院系学生特点,发挥院系主观能动性,鼓励学生养成良好的生活和学习习惯;开展“读书认证”活动,成立“读者之星联盟”书友会,形成“勤读书、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良好风气,营造浓郁的书香校园氛围;做好“读书之星”评选工作,发挥先进个人航标引领作用和行为示范作用,从而达到启发、教育、激励同学的目的,促进优良学风的形成。

(三)以提高学生创新能力为着力点,优化实践育人长效机制

8.做亮志愿者服务工作。继续抓好志愿服务培训,组织志愿者参与大型赛节活动服务工作;依托青协、爱心社等公益类社团,组织技能服务、校园环保、关爱互助等日常志愿服务工作,扩大参与面,实现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向常态化、项目化、社会化发展的要求;扎实推进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工作,引导广大青年到西部区、到艰苦的地方去、到基层一线去,锻炼作风,真抓实干;充分发挥已成立的专业服务队的作用,继续组织申报专业化队伍,积极开展爱心帮扶、社区服务、社会公益、环境保护等志愿服务项目,积极向全校师生发起志愿者“智囊团”招募活动,争取建立校园志愿者“智囊团”,为我校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建言献策,助推志愿服务长效机制建设,发挥典型引路作用,做亮我校志愿者服务工作。

9.做实青年社会实践工作。按照“按需设项、据项组团”的原则,将暑期实践与专业结合,坚持立项申报制度,加强活动的项目化管理,健全资金使用、成效考评、安全保障、总结表彰等制度,积极推进暑期社会实践的阵地化、规范化、专业化建设;积极开展周末社会实践活动,通过参观学习、走访调查、志愿服务、宣讲倡议等多种形式,使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完善自身素养,提高自身能力;加强对学生个人实践的引导,引导学生将社会实践当成了解社会、体验生活、检验所学、服务社会的重要途径,使青年学生在实践中有所感、有所悟、有所学、有所得,通过多种宣传平台,发挥优秀典型在广大青年学生中的示范作用,深化社会实践成效。

10.做足青年学生就业创业服务工作。进一步深入贯彻团中央召开的促进大学生就业创业工作会议精神,积极争取上级部门的支持,联合招就处等相关部门开展促进我校大学生就业创业的政策宣讲活动,努力完善学生创新创业体系。积极联系团区委,尝试组织学生到开发区知名企业参观学习;借助致远讲坛等各种载体,开展就业创业指导讲座;力扶持专业学术科技社团建设,做好专业社团指导老师聘任工作,组织好第五届“校园技能节”,开展“智慧之星”大赛、“创意秀”等活动;寻找更贴近青年学生的载体和方式,积极推动学生参与SYB创业培训、YBC创业大赛、校外学术科技、创新创业等高水平竞赛。

(四)以基层团组织建设为重点,不断提高团的建设科学化水平

11.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继续坚持“眼睛向下、重心下移”,深入推进团建创新工作。继续推进特色团支部申报和评选、年度团籍注册等工作,把团员意识教育与加强团的基层组织建设结合起来,进一步推动团的各项工作在基层的深化落实。规范基层团组织建设,注重发挥基层团支部的创造力,开展“走进活力团支部”、“闪光支部,青春风采”等活动,挖掘、提炼好做法、好经验并给予推广。发挥特研会对大学生思想引领的积极作用,在特研会中建立团组织。每两月发布共青团工作指导书,进一步加强团的自身建设。积极筹备召开学校的团学代表大会,全面总结工作,加强团干队伍建设,明确发展思路。

12. 加强团的队伍建设。进一步加强团干部学习,不断增强党性修养,完善团干部的学习培训机制。当前,要把组织各级团干部带头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精神摆在突出位置,不断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争取组织更多团干部外出学习、培训和交流,在学习培训中找到突破点,进而推动工作实现新发展。进一步完善团干考评体系,健全团干管理监督机制,对在重点工作中推动不力、作风不实的团组织和团干部,给予全团通报批评。对团干的工作进行定期考核,以共青团的基础工作为主,兼顾突出基层创新。加强学生党员队伍建设,对各级团组织的“选优推优”工作进行严格管理和监督。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举办第24期团干培训班,指导院系开展二级团校培训。定期召开校级学生组织主席团联席会议,完善对各级学生会、学生社团干部的考核体系,规范各级学生组织换届选举工作

13.加强宣传阵地的建设。进一步推动以网络、手机等新媒体为主的宣传平台建设,用好百度贴吧、人人网、微博等现有的用户资源,做好网上网下舆情监控。充分利用新兴媒体把团的声音覆盖到更多青年;举办PHOTO SHOP、新媒体运用等培训班,通过对制作技巧和使用方法的培训,完善共青团工作宣传阵地的建设。建立完善“校团委——院系分团委(团总支)——班级团支部”三位一体的微博体系,组建网络信息员队伍,依靠学生骨干和互联网两个渠道,通过团员网上活跃地带的关注,把握我校团员青年思想动态,整理团员青年的思想意识关键点,找准服务青年的着力点和舆情调研的切入点。

 

 

 

一三年三月十一日